考核内容 | 测量要求 | |||
识记 | 理解 | 应用 | ||
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| (1)中英《南京条约》的内容及影响 | ∨ | ||
(2)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 | ∨ | |||
(3)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 | ∨ | |||
(2)《马关条约》的内容与危害 | ||||
(3)《辛丑条约》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| ∨ | |||
近代化的起步 |
(1)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| ∨ | ||
(2)洋务运动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| ∨ | |||
(3)中国同盟会的成立、三民主义 | ∨ | |||
(4)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| ∨ | |||
(5)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| ∨ | ∨ | ||
(6)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、主要内容 | ∨ | |||
(7)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| ∨ | |||
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| (1)五四爱国运动 | ∨ | ||
(2)中共“一大” | ∨ | |||
(3)南昌起义 | ∨ | |||
(4)遵义会议 | ∨ | |||
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| (1)九一八事变 | ∨ | ||
(2)西安事变 | ∨ | ∨ | ||
(3)七七事变 | ∨ | |||
(4)南京大屠杀 | ∨ | |||
(5)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| ∨ | |||
(6)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| ∨ | ∨ | ||
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| (1)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| ∨ | ||
(2) 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| ∨ | |||
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|
(1)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| ∨ | ∨ | ∨ |
(1)企业家张謇 | ∨ | |||
(3)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| ∨ | |||
(4)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| ∨ | |||
(5)娱乐方式的变化 | ∨ | |||
(6)社会习俗的变化 | ∨ | ∨ | ||
(1)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| ∨ | |||
(2)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| ∨ | |||
(2)魏源和严复 | ∨ | 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