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(九)(3)

时间:2012/08/06

参考答案及解析

    一、

1.B(A项,“获益非浅”应为“获益匪浅”,“忍俊不禁jīng"应为“忍俊不禁巾”;C项,“翻来复去”应为“翻来覆去”,“诘责ju6"应为“诘责jié';D项,“中流底柱”应为“中流砥柱”,“阔绰  应为“阔绰chuó)

    2.A(“开旷”指天地、场地等开阔。联系句子前后的意思,是指前后贯穿之后,一下明白了某个问题,此处宜用“豁然贯通”)
    3.B(A项,前后矛盾,可删去“左右”或“前”;C项,词序不当,应是“不断涌现”;D项,语义重复,“揭晓”指把事情的结果公布出来)
    4,A(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句④,从“接近”“没有止境”两个方面展开,依据句⑥“还请注意”这一标志性词语,可知先从“接近”这一话题开始,句①接着句④展开,句③进一步从“近”的角度细说,句⑤又依据句③的“最近”做退一步假想,句②是对句⑥的补充说明)
    5.B(A、C两项是一般的陈述句,D没有强调“井冈山”这一主体)
    6.C(A项,介绍影片内容;B项,介绍影片的制作人员;D项,介绍影片完成的时间)
7.(1)示例一:浩渺的鄱阳湖在丰水季节,河湖一体,水天一色,一望无际,人在其中,犹如置身于大海。示例二: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,每年秋末冬初,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,一时间,广阔无垠的湖沼之中,银光闪闪,万鸟欢鸣。正如一位诗人所吟唱的那样:鄱湖鸟,知多少?飞时遮尽云和日,落时不见湖边草。示例三:鄱阳湖,美丽的湖,神话的湖,充满诗情画意的湖,她像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,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鄱阳湖。
(2)示例:鄱阳湖,曾经那种烟波浩渺、水天一色、千帆竞发、万鸟翱翔的景象已经不再,看到这里,我心头一紧,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,如今却因持续干旱严重,中心湖区荒草疯长,鱼鳖死伤一地。我眼中的鱼米之乡将来会成为我们西北的大草原和大沙漠吗?(3)示例一:“生态鄱阳湖,绿色农产品”应成为响亮的品牌。示例二: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,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扎实推进。示例三:有效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,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,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发展的方向。

    二、

8.(1)思而不学则殆  (2)衡阳雁去无留意  (3)沉舟侧畔千帆过  (4)乱花渐欲迷人眼  (5)琴瑟友之  钟鼓乐之  (6)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
    9.记叙行程  抒写感受
    10.示例:江面上,暮色渐浓,孤独的小船停泊在一排稀疏可见的树丛边;船篷内,秋虫寒吟,失意的诗人端坐在一盏摇曳不定的青灯旁。
    11.是/欲我速成亮名耳    12.(1)有人  (2)到……去  (3)死
    13.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,吕震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异。
    14.爱惜人才,做事果断。
    15.①生前,他为母亲守丧时,任职期满当调离时,百姓两次请求让他留任。②死后,百姓聚集痛哭,立祠纪念他。
    译文:况钟,字伯律,是江西靖安人。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,吕震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异,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,后又升为郎中。
    况钟虽然出身主管文书的官吏,却重视学校教育,礼敬文人儒士,孤苦无依的人家和贫寒的读书人大多被他接济帮助。有个名叫邹亮的人,献诗给况钟,况钟想要举荐他,有人便写匿名信诽谤邹亮。况钟说:“这样做是要我尽快成就邹亮的名声罢了。”当即奏明朝廷,朝廷召授邹亮吏、刑二部司务,后升任御史。
    况钟曾遭遇母亲的丧事,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,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起复留任。正统六年,况钟任期已满应当升迁,百姓两万余人,前往巡按御史张文昌那里,请求让况钟继续留任。(英宗)下诏进况钟正三品俸禄,仍然留任知府。第二年十二月,况钟死于任上。苏州府吏民相聚哭悼,为他立祠致祭。

    三、

(一)16.雄奇,绚丽,玲珑。
    17.引出下文对“四邻八乡”的梁坊村、状元楼、报恩寺塔和“更遥远的地方”的流坑、庐陵文化与临川文化的描绘。
    18.恩江河汇人赣江,一脉相连着吉安、抚州两地;武夷山、罗霄山将整个永丰揽于怀中;庐陵文化与临川文化在这里交相融汇。
    19.硬气。骨气。都具有石一般的品质——挺拔。
    20.(1)惊叹之情。(2)赞美之情。    21.略。符合要求即可。
    (二)22.抱厦正门两旁的巨幅楹联和厅中的汉白玉浮雕。
    23.示例一:本句运用骈散结合的句式,尽情书写作者醉游滕王阁的感受,读来抑扬顿挫,满口生香。示例二:本句在结构上句式整齐,又变化多端,使文章既富有文采,又显得生动活泼。
    24.示例一:滕王阁,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高雅的文化殿堂。示例二: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”千百年来,阁因序传名,序以阁流芳。
    25.示例:这真是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山水之乐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”,妙哉!
26.(1)√(2)•X(3)X   

四、

27.略。

  • 上一篇:江西省赣州市2012年中考地理模拟卷(五)
  • 下一篇: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(十)